在閱讀此文前,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「關注」,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,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,感謝您的支持。
一代經營之神,靠白手起家叱咤台灣商界,其死后子女在繼承一筆海外遺產時,竟被告知需要繳納300億遺產稅。
他就是台灣台塑公司的創始人,著名企業家王永慶先生。
因為王永慶一口氣存入瑞士銀行400億巨額遺產,其子女若是想取出,需向台灣當局支付高達300億的遺產稅。
這無疑是一筆天價稅款,王永慶的子女又該如何化解遺產問題呢?
400億的巨款,在普通人聽來肯定是無比震驚。
而這,甚至還不是王永慶的全部。
2008年10月15日,王永慶與世長辭。
在其身后,其子女向外界透露,王永慶的個人財產加起來有整整3300億。
旁人只會感嘆于這個令人驚掉下巴的數字,而其背后是王永慶數年的苦心經營,所換取的唯一回報。
王永慶的成功并不是偶然,他之所以能擁有如今的成就,所憑借的不是豐厚的家底,而是他自身的努力與頭腦。
在這個故事的開始,王永慶還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鎮少年。
時間回到1932年,此時的王永慶在商業方面的天賦還有待發掘,15歲的他早早輟學,在這一年被父親王長庚送進了嘉義的一家米店成為學徒。
王長庚身為一名靠天吃飯的茶農,此時的他渾然不知,自己的這個決定將會改變兒子的一生。
有些東西別人是無法教給你的,只能靠自己去領悟。
而王永慶顯然具有這方面的天賦。
在嘉義米店工作期間,他敏銳地察覺到了這樣的一個現象。
由于政局變化多端,市場紊亂缺乏管理,許多的米店都會「造假」。
他們會在真米中,摻雜一定比例的米糠或者是沙粒之類的雜質,以獲取更加豐厚的利潤。
那些購買大米的人明明知道米中摻雜,卻還是選擇沉默,甚至因為所有米店都這樣,而對這種現象感到十分正常。
敏感的王永慶從中察覺到了商機,這也成了他從商的開始。
1933年,學成歸來的王永慶向父親開口,籌集到了第一筆創業資金200元,屬于他自己的米店開業大吉。
不過生意是不會自己找上門的,對此王永慶有自己的辦法。
他開始走街串巷,向街坊四鄰推銷自家的大米。
但作為一家新興米店,王永慶推銷的前提是讓顧客能夠真實地看到,他所銷售的大米質量,比老牌米店要來得更好。
為此王永慶下了苦功夫,他每次賣米前都將米中的雜質篩選出,爭取能給顧客提供最優質的大米。
很快王永慶的米店就人滿為患,但王永慶并沒有因此心高氣傲。
他在保證品質的同時還注重維護顧客,推出為顧客上門免費清洗米缸的服務。
注重顧客,保質保量,這兩個優秀的品質已經說明了王永慶,此后無論做什麼行業都會獲得成功。
王永慶自己也深諳此道。
于是在1942年至1943年,王永慶果斷關掉了經營10年的米店,毅然決然地在老家新店購買了50畝地,之后也開始進入新的領域,木材生意。
王永慶或許自己都沒有想過會在短時間內,靠此賺得盆滿缽滿,但之後來自時代的機會,讓他成為風口上被吹起的那只豬,身家不斷上漲。
1945年9月2日,日本政府代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,二戰結束,經濟開始了全面復蘇。
王永慶的木材生意開始變得紅火起來,在那個年代他靠著買賣木材就賺取了5000萬的巨款。
這筆錢或許對于普通人來說已經夠了,但王永慶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永遠不會停下腳步。
1954年,王永慶做出了一個讓旁人匪夷所思的決定:成立福懋塑料公司,也就是台塑公司的前身。
眾所周知,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,塑料行業被歐洲以及日本的大品牌公司所壟斷。
王永慶就是在這時進軍的塑料市場。
可即便他有著雖千萬人吾亦往矣的決心,現實就真的會如他所愿嗎?
雖已經到達了台灣商界的最高點,王永慶仍保持初心,不斷樂善好施。
在成功之后的王永慶在面對鏡頭時曾坦言,當時之所以會貿然進軍塑料行業,是因為受到了某位「台灣當局」官員的慫恿。
王永慶就像個饑餓的賭徒,他將自己所有的籌碼都推上了命運的賭桌。
而在這場賭局一開始的時候,情勢其實是對王永慶極為不利的。
今非昔比了,塑料公司已經不是當年那家小小的米店,僅憑借著顧客的口口相傳就能成功的。
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對王永慶的福懋塑料公司所生產出的PVC質量不抱信心。
公司最為艱難的時候,王永慶的工廠一天可以生產出4噸的PVC,賣出的數量卻連一噸都達不到。
堆積的巨量庫存壓得王永慶喘不過氣,他瀕臨破產的邊緣。
是就此倒下?還是涅槃重生?
顯然,王永慶選擇了后者。
曾經的成功沒有讓他自傲,失敗自然也不可能讓他氣餒。
1960年王永慶改變了經營策略,將目標市場轉變,成立了「南亞塑料公司」,讓該公司成為總公司的下游,負責加工與銷售。
與此同時,王永慶還作出了兩個決定。
一加大PVC總產量,每月1200噸。
二壓低台塑價格,讓物美價廉的台塑去和其他價格居高不下的塑料,進行競爭。
這是真實的商戰,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,王永慶大獲成功。
從1978年台塑首次創下10億美元的營收佳績,再到1993年台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VC生產商。
王永慶只用了15年的時間,他就創造了一個原本被人們認定是不可能的神話。
這是王永慶自身的傳奇,但他深知他從人民中走出來,最后也要回歸到人民中去。
于是他在維系自己龐大商業帝國的同時,也熱衷于慈善事業。
他心系自己已經與世長辭的父親,成立了以他父親名字所命名的長庚醫院與大陸長庚獎學金,救濟無數的患者與學生于水火。
不僅如此,在2008年5月我國發生了令舉國悲痛的汶川大地震時,王永慶出于對祖國的熱愛,慷慨解囊1億人民幣的巨款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