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時我們在豬圈里看到的憨態可掬的家豬「二師兄」,可并非那麼「人畜無害」。
如果把「二師兄」放生一年后,它們也許就會「變身」為青面獠牙的可怕樣子。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
家豬,即被人類馴養的豬,它們的「祖先」正是野豬。據了解,家豬和野豬之間并沒有生殖隔離。作為一種農村家畜以及養殖業中的經濟生物,家豬在人類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。
像馬和驢結合產生不可育騾子這種情況,家豬和野豬結合所產生的后代并不會如此,只是在基因形狀方面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。
雄性家豬上犬齒外露并向上彎曲,而雌性則不明顯。家豬的花色較多,有黑、白、粉紅色,人們一般認為粉紅色的幼豬最為喜人。 家豬的食性雜,對于食物來者不拒,而且僅憑一般的食物就能夠把家豬養得膘肥體壯。投入小,產出大,這也是人類馴化家豬的原因之一。
繁殖期的母豬一胎能夠誕下多只豬仔,數量一般為4只至10只。這些被人類圈養的家豬性情溫順,壽命長,正常情況下,一頭豬能夠存活20年左右。并且,幼豬的生長周期較短,1年內就能夠「長大成豬」。
據科學家推測,在古時流行的騎馬狩獵活動中,家豬的「祖先」野豬,也是被狩獵的熱門對象之一。有時,「無以為樂」的古人還會把野豬幼仔狩獵回家,當作「時髦」的家庭寵物。
據科學家調研,家豬約在9000年前被人類馴化,目前研究出來的最早馴化地點有兩個, 一個是卡耀努遺址,另一個則是中國河南賈湖遺址。
當時的中國人已經掌握了較為成熟的馴化的技術,在馴化史中,先后馴化野馬、野牛、野狗等,這些物種現在全都安定在人類的家庭中「服役」。
中國養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,根據出土的甲骨文記載,早在商、周時代就已經有豬專門居住的場地。考古學家甚至發現先進的閹豬技術,居然在商代就已經嶄露頭角了。
而我們的祖先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馴化野豬的原因,不排除兩者居住的地盤極為接近。彼時我們的先人仍舊是以部落聚居的形式,在野外生活。在這種生活條件下,人類不免會跟生猛的野獸打交道。
野豬就是其中一種。但由于我們的先輩是比較具有生存智慧的,彼此結成一個個強大的部落,在「危機四伏」 的野生環境中生存。群居的模式以及較為脫穎而出的智能,使得人類逐漸制服性情暴躁、身強體壯的野豬。
在野外,野豬最大的武器就是尖銳的獠牙,以及龐大壯實的身型。另外,野豬的性情極為暴躁,非常容易被激怒。
正所謂「盛怒之下必出武夫」,彼時,野豬就猶如「牛魔王」一樣,暴力地沖撞、飛撲任何阻擋在它們面前的東西。所以說,野豬的戰斗力可不能小覷,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樣,隨時有爆發的可能。
那麼問題來了,圈養的家豬怎麼看怎麼可愛,尤其是一臉滿足地咀嚼著并不起眼的食物,給人一種「乖寶寶」的感覺。但如果,把家豬放到野外,獨自生存一年左右,家豬可就不那麼溫順了。說不定一舉變成「超級賽亞人」的樣子,「長出」可怕獠牙,擁有一身超強的戰斗力與野性。
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野外嚴酷的生存環境,激發了家豬的生存欲望,使得原本已經被人類壓抑住的野性和戰斗力,重新爆發起來。甚至還「基因突變」地長出了「青面獠牙」。
這個說法不無道理,但是疏忽的是,放生的家豬,被圈養的時候,并不是沒有獠牙。成年豬的牙齒非常發達,一般有44顆牙齒。雄性家豬的犬齒可以形成長牙,這個長牙的生長不是「一次性」的,而是可以逐年增長的。并且還會在一定的條件下,通過不斷地相互磨擦而變得鋒利。
雄性家豬是長有獠牙的,只不過它們通常被當作「種豬」,零星地分散在農村或者小規模的養殖場中。另一方面,雄性家豬的的獠牙比野豬的獠牙短得多,因此,也有被人忽視的可能。
我們在生氣的時候,也許脫口而出「跟豬一樣笨!」 這麼一句話。但事實上,豬聰明著呢。家豬被放生后,會遵循「適者生存」的發展,在野外中積累豐富的經驗,蛻變為野豬的它們能夠輕易識破陷阱和危險,并及時逃離。實在需要「硬剛」,尖銳的獠牙就起到了很好的反擊作用。
據了解,在2015年12月的時候,一個叫做彼得·馬克西莫夫的俄羅斯獵人,在野外偶遇一種令人震驚的超級大野豬。驚訝是一回事,危及附近村民的生命安全可就不得了了。很快,彼得·馬克西莫夫憑借著專業素養,將超級大野豬一舉擊斃。
彼得·馬克西莫夫發現,這頭超級大野豬果真名副其實,它的重量居然能夠達到令人震驚的535公斤,肩高達1.7米,可謂是兇猛又壯碩。近年來,野豬頻頻出現在人類的山林邊緣以及人類的視野之中。
有人認為這是野豬的野生棲息地資源匱乏,而引發的大批野豬「出走」,尋著香味,來到人類社會之中。也有人認為,野豬如此悠哉地出現在人類視野中,是因為近年的保護機制生效的原因,使得獵殺野生動物的情況變少,野豬族群得以「喘息」,逐漸「逍遙」了起來。
很多動物的牙齒機理跟人類不同。家豬放生之后,為了適應野外環境,會通過「刺激」的方式,促進獠牙的生長,以此來自衛、攻擊,甚至當作吸引交配的利器,感謝您的閱讀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